本 期 荐 读
金熙长破译篆籀四象密码
《金熙长心解什么是篆籀笔法》一文,乃当代隐士书家金熙长先生以身为鼎、执笔为槌的金石心法。先生独辟蹊径,将玄奥的金石气剖为“金气四象”(清若洗月、远如渡云、沉同雷音、亮比电裂)与“石气三劫”(裂痛、蚀痒、冻噤),更以量子物理释读篆籀七境,令青铜铭文化作穿越时空的引力波天线。此文非仅书学新论,实为接通三代文明的青铜血清,其墨渖间奔涌的既是铸鼎巫觋的祝祷,亦是未来书道的星图。今刊此霹雳雷音,愿为浮世书坛震开天门。
(编者)
原文标题 | 金熙长解读篆籀笔法:青铜四象里藏着的雷鸣电语
我拿着一块青铜剑的残片研墨,临摹《大盂鼎》里的“盂”字时,突然听见鼎腹传来嗡嗡的声响,像是在说:“老头子,你总算明白金属不是哑巴了吧?”于是赶紧把这金属发出的天机记录下来。
一、金气四象:青铜奏响的天地交响曲
世人谈金石气总把金气和石气混为一说,这就好比聋者论乐。金属的气息自有四重天象,就像青铜礼器奏响的宇宙乐章:
其一,清若编钟拂过月亮
《周礼》里记载“凫氏制作钟,钟的薄厚会影响震动”,这清亮的声音其实来自铜锡配比的精妙计算。我写自作诗《太古遗音》里的音字时,中锋一定要带着三分颤动的势头——起笔就像钟槌刚碰到铜胎,墨汁聚成水珠;收锋则像余波荡入星空,飞白的笔触散开如同辰砂。弟子看到后惊叹:这字竟然在纸上振动发声!
其二,远如雷鼓穿过云层
“金声玉振”不是虚浮的比喻,而是青铜的声音穿越三千多年的时空交织。书写自作诗《书道即天道有感诗》里天字的首横时,手腕暗自运用九曲回波的力道,墨线中间部分虚淡得像钟声在云层里折返,笔尖没入纸纹的样子如同余响消失在山林沟壑中。
其三,沉同大地肺腑的雷鸣
这种深沉不是闷响,而是金石共振激发的地脉次声。看《虢季子白盘》的底纹,那些水波其实是青铜和磬石共鸣的波形图。我创造了“颤沙法”来写《熙长和卢顺贤诗咏兰》之“灵根毓玄”四字中的靈字三个口:笔肚蘸上淡墨,神态各异,像钟落到祭坛上,接着立刻高频快速内力抖动,线条暗藏波澜,模仿磬石的震颤,飞溅的墨粒就像震波惊起的沙尘,一气呵成写到玄字。
其四,亮比闪电劈开铜色的夜空
《越绝书》里记载有“金电相遇”,如今看到青铜的幽光,其实是电子跃迁留下的远古记忆。我用剑刃刮纸制造飞白来写《熙长读云笈七签有感诗》中的幽字的丝字部,干枯的笔触像闪电分叉。接着写玄字时,突然用重墨点出尾部,如同雷球炸到地上,溅开的墨渍就像电浆喷涌。有天夜里写完,纸面上竟然浮现出幽蓝的弧光,助理惊笑道:老师又放电把窗帘烤焦了!
二、石气三劫:摩崖石刻里的痛觉诗篇
金气悬在天上,石气沉在地下。摩崖的笔法本就是山岩的创伤铭文:
裂痛如同盘古骨骼的声响
《许长史碑》中的西字的中竖飞白处,《晖福寺碑》中的雲字,像斧头劈进岩石的骨髓。我用瓦当残片蘸墨,逆着笔锋刮出石英爆裂的棱角。
蚀痒好似女娲用唾液疗伤
《瘗鹤铭》中“也壬辰”三字及“鹤寿”的斑驳墨痕,其实是酸雨舔舐岩石千年留下的遗书。我含着陈醋喷在纸上再快速书写,晕开的墨色像岩壁分泌出的碳酸钙泪珠。
冻噤仿佛共工呼出的寒气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“六万”二字的苍笔,是冰楔撑裂岩缝的样子。三九天用冻住的笔在雪墙上书写,解冻后墨迹蜿蜒如同冰晶腐蚀出的蜈蚣脚痕。弟子学着做,结果冻得感冒哀嚎:这哪里是笔法,简直是风寒疗法!
三、七重天机:青铜里的量子道境
你看那周代夔纹鼎,正用饕餮纹发送摩斯电码呢!篆籀的七种境界,原来是青铜文明的量子偈语:
高古就是量子退相干
《大盂鼎》的“受天有〞三字倾斜却不倒,就像被观测前的量子叠加态。我写这个字时一定要闭着眼悬起手腕,让笔尖在倾倒和挺立之间起伏。
素朴是铜晶格的真空
商代鼎的素面最珍贵的地方,其实是铜原子排列形成的宇宙微波背景图。我写自撰联:积德积善民风厚朴,爱国爱民国运昌隆之朴字右边的点时留白,里面藏着电子云的概率分布。
圆浑如同超弦振动
青铜觚的腰部弧线不是简单的曲线,而是闭合弦振动的三维投影。至写《积玉桥残刻》中的地字的末笔时,手腕要做十维空间扭弦的动作。
含蓄是铭文的量子隧穿
《毛公鼎》德字省略点画的地方,其实是声子穿透时空的虫洞。我在字的中心留个小孔,贴耳听能听到祭祀咒语的量子传输声。
天真像铜液的波粒二象性
《任城王刻石》的歪斜笔画不是失误,而是刻工仿鼎文铜液固态波的叛逆表现。教小徒孙写石字时我说:“要像电子在铸范里蹦迪一样!”
苍茫是青铜的量子退火
器物表面的冰裂纹不是腐蚀造成的,是地磁扰动激发的量子退火算法。我写《爨宝子碑》中的“龙腾”二字的飞白都按洛书的数理排布。
玄邃如同锡铅的电子海
自作诗《李氏家训赞》吸墨的地方,其实是自由电子奔涌的费米海。写这笔时,我幻想笔尖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。工作室的朋友看到字后惊叹:“老疯子把电镜图写成书法了!”
结语:金声撕裂时空
昨晚用曾侯乙编钟的残片磨墨,写自撰诗《题天台顾欢隐居地》时竟然引来钟架的虚影。这才明白,篆籀笔法其实是贯通时空的引力波天线——
金气的清亮,是编钟震碎浊世的时空涟漪;金气的悠远,是雷纹穿越断层的量子虫洞;
金气的深沉,是青铜与磬石碰撞的暗物质挽歌;
金气的明亮,是电光劈开末法时代的宇宙警兆。
忽然看见“烟”字的墨迹幻化成十二律管,鼎腹传来最后的通牒:“赶紧把我量子化上传到元宇宙!”
金熙长在无相书寮净手
乙巳年入伏的晨雨天研墨谨记
(注:这篇文章的墨液里混入了书寮的屋檐水——因为编钟嗔怪道:"血温不够的人,该注入零度的金声血清!")
《金熙长临碑字帖丛书》荐读
十八载林泉淬炼,金熙长先生携《临碑字帖丛书》重磅归来。
这不仅是一部字帖,更是一场颠覆性的书法寻真之旅。丛书以“还原古碑未刻时”为圭臬,破译千年石刻密码,直抵书丹者挥毫刹那的生命律动。
金氏以深厚学养自设“书源、时代、书风、心境”四重门槛,运用“三位一体”考据法,复活碑文神韵,其考识成果远超前人。独创“真阳笔法”,于线条间演绎阴阳太极,追求雄浑豪迈与山林清气,是对匠气书风的美学救赎。“三重临摹法”阶梯递进,打通书体壁垒,引导学人由形入神,从“楷从隶出”等实践中体悟书学真谛。
超越技法,丛书更承载文化基因重塑之志。金熙长倡导“写大字立大志”,以“清、远、沉、亮”四品书风涵养人格,融儒释道精神于笔墨,使书法升华为修心载道。此丛书将冰冷碑刻还原为可呼吸的生命体,是书法教育的范式革新,更是重续中华美学基因的弘毅之作。其力虽微,其志深远,值得每一位书道求索者珍藏体悟。
(编者)
编辑:善恒 善剑图片:尚慈
策划:张晓霞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被感动 | 同情 | 囧囧 | 愤怒 | 和谐 | 悲剧 | 高兴 | 打酱油 |